温州生活网

60岁以后,该如何维持健康?医生:8种生活习惯,或值得学习

2023-05-07 12:25:18

夺命深渊电影百度网盘下载

在绝大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中,60岁已经踏入老年门槛。正处于该阶段的人群,往往在思考同种问题——如何延缓衰老,维持健康与长寿。

医学健康研究组织认为,影响衰老、健康、长寿因素不胜枚举,不可抗力因素包括基因、年龄增长、环境等,这些都无法通过个人更改。

不过无需焦虑,此路不通,我们可以转而寻求其他出路,比如说饮食习惯、生活习惯、心理因素等,也是影响健康的必要因素,它们具有可变性,可通过自律来改变晚年困境。

60岁以后健康如何维持?医生建议保持8种习惯,不妨借鉴

1、有具体的追求目标

不得不说,“无欲无求”活着确实会丧失生活热情,最终导致个体郁郁寡欢,内分泌失衡,抵抗力下降,各种疾病趁虚而入,在很大程度上会消减生命。

特别是60岁以后的老年群体,基本已经到退休年龄,离开工作岗位后,无所事事,如果没有具体追求目标,身心将处于亚健康状态。

因此,明确自己的所思所想,建立新爱好,探索新方向,充实生活热情是重中之重。

2、科学合理饮食

不知你是否发现,年龄增长与身体素质呈现反比例关系,年龄越高,身体素质越差,60岁以上老年群体表现更为明显,临床症状主要是营养不足、免疫力弱、骨质疏松、肌肉无力等。

想要改变上述困境,从饮食方面入手是不错的选择,根据自身健康状况,制定科学合理的三餐计划,保证蛋白质、瓜果蔬菜、碳水化合物、优质脂肪等比例均衡,远离“三高”食物,更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,提高生存几率。

3、不可独居,要有人际交流

根据老年群体综合调查显示,70%以上老年人退休后,习惯离群索居,交流欲望逐渐下降。该行为会导致抑郁感、孤独感加剧,长期被负面情绪缠绕,机体抵抗力下降只是时间问题,甚至是老年痴呆症“催化剂”。

由此可见,老年群体必须要有人际交流,联系朋友或家人一起外出散心,参加正规渠道的社交俱乐部或兴趣团体,都是上上之选,既能够保持身心愉悦,也能降低患病概率。

4、坚持科学锻炼

科学锻炼始终是人生的一笔财富,其优势显著,诸如强化身体素质、构建强有力免疫屏障、加强心肺功能活力、提高骨密度与骨骼强韧性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、舒缓身心等优势无需赘述。

60岁以上老年群体科学锻炼手段,要与年轻群体做区分,中轻度有氧运动,如散步、游泳、太极等都是不错的选择。

5、强化大脑活力

民间俗语常说,“脑子越用越灵活”,这句话对老年群体同样适用。众所周知,老年痴呆症在60岁以上人群高发,主要原因就是脑部活力降低。

想要避免老年痴呆症“找上门”,保持敏锐头脑,强化脑部功能活力尤为重要,可以选择读书看报、学习新技能等形式,保持思考,让大脑动起来。

6、优质睡眠

现今时代,男女老少几乎都存在睡眠问题,虽然原因各有不同,但其实都在损耗生命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。

医学研究证实,老年群体睡眠障碍问题最容易突出,要么是入睡困难,要么是睡眠时间短。这就导致组织器官失去自我修复的黄金期,老化进程加快。

想要获取优质睡眠,消除睡眠影响的负面因素尤为重要,具体要做到:睡前不饮水,咖啡或茶水更要杜绝;晚餐不饮酒,避免脑部过度活跃;把控午睡时间在10~20分钟左右;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。

7、养宠物

宠物既是朋友,也是家人,不仅可以消除老人独居孤独感,舒缓身心,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老年群体行动时间,通过遛宠物等行为,能够提高血液循环速率,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、抑郁症等方面有显著成效。

8、定期体检

60岁以上老年群体,一旦退休,精神会逐渐懈怠,各种基础性疾病接踵而至,让人防不胜防,坚持定期体检能够有效避免小病拖大病,在益寿延年方面堪称佼佼者。

问题在于,老年群体日常体检应该注意哪些方面?医生为您一一列举:

“三高”情况,筛查血脂、血糖、血压指标;骨密度筛查,预防骨质疏松;癌症早衰,警惕癌前病变;如果有疾病家族史,可针对具体病症进行筛查;常规检查。

结语:时光一去不复返,随着年龄增长,衰老根本无法避免,但我们可以从保持健康方面入手,采取种种手段提高生活质量,预防疾病信息,最终达到延长寿命目的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

Copyright© 2015-2020 温州生活网版权所有